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叔本华
德国
收藏(0)
人气(4909)
主页
作品
语录
简介
凡是为野心所驱使,不顾自己的兴趣与快乐,没命苦干的人多半不会留下不朽的遗物。反而是那些追求真理与美善,避开邪想,公然向公意挑战并且蔑视它的错误之人,往往得以不朽。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93)
一个人的作品越是属于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那么他的作品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理解。因为他创作的作品并没有体现自己时代的特殊色彩和气息。艺术史和文学史告诉我们:人类精神思想的最高级的产物一般都得不到公众的欢迎。每一个人都只能理解和欣赏与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与读者本人同气相通的作品最能够获得这个读者的欢心。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05)
凡是活在人类世界中的人,都会一再地感觉到,道德的低落与心智的无能,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好像是从一个地方产生出来似的。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323)
人们从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中获取极大的喜悦。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05)
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智力方面定下了巨大差别,但社会对这种差别视而不见,对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更有甚者,社会地位和等级所造成的人为的差别取代了大自然所定下的差别,前者通常与后者背道而驰。受到大自然薄待的人受益于社会生活的这种安排而获得了良好的位置,而为数不多得到了大自然青睐的人,位置却被贬低了。因此,后一种人总是逃避社交聚会。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77)
品性是难以改变的,一个人的一切行为均源于一种内在本性,由于这种内在的本性,他在类似环境中的行为总是如出一辙,别无二致。不念旧恶,意味着抛弃以昂贵的代价换取的经验教训。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435)
众所周知,不幸和灾祸如果由众人共同分担,就会减轻很多。人们好像把无聊也看作是某种的不幸和灾祸了,所以,他们聚在一起,目的就是患难与共,一起无聊。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326)
这类人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对朋友、家庭或社团表现出太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只要有真正的自我,即使失去其他一切也无妨。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们的性格易于孤僻,他和其他人的相异之处时时明显可见,以至于他虽然行走在人群中,却孤立似异乡人。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86)
我们在青年时代感受到喜悦之情和拥有生活的勇气,部分的原因是我们正在走着上坡的路,因而并没有看到死亡——因为死亡处在山的另一边山脚下。当走过了山顶,我们才跟死亡真正地打了照面。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75)
别人为了想表示自己的重要性,也不得不根本忽视你的存在。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85)
天赋之才常疏远他人,只因自身所具备的已绰绰有余,不需也不能从他人中得到什么,所以他人引以为乐的事,他只觉得肤浅乏味罢了。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32)
别人是寄存我们真正幸福的最坏之处。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90)
与他人的交往涉及到将水准降至同等的问题。一个人所具有但不为其他人所同时具有的素质在他们碰到一起时就不会起作用;当一个人为其同伴做出牺牲时,这种自我牺牲并不能博得别人的赏识。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94)
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谁要是不喜欢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352)
感觉到自己的优势对于我们的精神是惬意的。因此,每个人都会天性靠近会给他带来这种优越感觉的物体。因此,一般来说,在男人当中,愚蠢无知的人会受到欢迎,而在女人当中,相貌丑陋的女人能够让人喜爱。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70)
庸俗的人只喜欢地位、财富、权力和影响力,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上真正的利益就是这些。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57)
世界上命运好的人,无疑地,是指那些具备天赋才情,有丰富个性的人,这种人的生活,虽然不一定是光辉灿烂的生活,但却是最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人不会为了功名利禄,或为了博取同胞的喜爱和欢呼,来牺牲自己来屈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73)
一个人在其人生旅途中随时准备做并且也能够做到以下两件事:防患于未然与豁达大度。前者使他避免损失和伤害,后者使他避开冲突和争吵。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41)
每个社交聚会一旦变得人多势众,平庸就会把持统治地位。所谓的上流社会承认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却唯独不肯承认一个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他们甚至抵制这方面的优势。因为优越突出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他人的伤害。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人们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对深恶痛绝。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291)
人们通常关注的是世俗常规给予一个人的角色和位置。所以一个人就像商品一样地被贴上标签并受到商品式的对待。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地、并且只是意外地提及。
叔本华
·
《叔本华人生哲学》
人气(176)
上一页
第12/
3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