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叔本华
德国
收藏(0)
人气(4615)
主页
作品
语录
简介
我认为伦理学的目标就是从道德的角度,说明和解释那些人与人之间差异极大的行为方式,找出其最终的根源。
叔本华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人气(538)
这一世界是相当糟糕的,人们并不是他们本来应该是的样子,但不要让这些把你们引入歧途,希望你们能够做得更好。
叔本华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人气(618)
命运引领情愿者,但拖曳不情愿的人。
叔本华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人气(593)
礼貌行为就是人们在日常交往的小节方面,默契、有计划地掩饰起自己的利己本性。
叔本华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人气(534)
并非有明确的认识和明敏的意识才有强烈的苦恼,即使在动物迟钝的意识中,也有苦恼的可能。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515)
个体的生存方式从形式方面上看,是不断被埋葬在死亡的过程中,是一连串的死亡。但若从身体方面来看,众所周知,人生的路途崎岖坎坷,充满荆棘与颠簸;肉体生命的死亡经常受到阻塞、受到暂缓,使我们的精神苦闷也不断地往后延伸。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383)
人类个体投进茫茫空间和漫漫时间之中,是以有限之物而存在,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相比,几乎等于无。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03)
“获得长期所急切等待后的幸福后,不会感到有何特别的愉悦欣慰。一种深刻的悲伤或强烈的扣人心弦的兴奋,只有来自刚产生变化的那一瞬间。但这两者皆以幻想为基础,之后不久将告消失。”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394)
死亡在吞噬它的战利品之前――就是我们从开始诞生到归于死亡期间,每一刻都在遭受它蓄意的摆弄。但我们仍非常热心、非常审慎地冀望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命,那就像吹肥皂泡,我们尽可能把它吹大,但终归会破裂。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28)
“一个人若有巨大的苦恼时,则对比它小的痛苦就几乎毫无察觉;反之,在没有巨大苦恼时,即使一丁点的不愉快,也会使他痛苦不堪。所以,经验告诉我们,一种即使想起来足令人不寒而栗的不幸,一旦降临实际的生活,从发生以至克服它的期间,我们的全体气氛也从未有过任何改变。”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378)
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这是意志内在本质的命运,动物世界的表现虽较微弱且有程度上的差别,却无可避免。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65)
人们虽然为驱散苦恼而不断的努力着,但苦恼不过只换了一副姿态而已。这种努力不外是为了维持原本缺乏、困穷的生命的一种顾虑。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51)
智力愈发达,感觉痛苦的程度愈高。如此这般,认识愈明晰,意识愈高,痛苦也跟着增加,到了人类乃达到极点。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45)
在不断的忧虑、不安和穷困之中,即使我们付出全力,努力奋斗,任何个体的生命也无法免除破灭的厄运,所能得到的生存只是一时性的,到最后仍难免在我们手中归于乌有而得不到任何报偿。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351)
每个人身上固有的痛苦分量是一定的,即使苦恼的形式经常更迭,痛苦的分量从不会有过与不足的现象,因此,决定一个人苦恼和幸福的因素,绝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其分量和素质的不同。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65)
一种即使想像起来足令人不寒而栗的不幸,一旦降临于实际的生活,从发生以至克服它的期间,我们的全体气氛并未有任何改变;反之,获得长期所急切等待的幸福后,不会感到有何特别的愉快欣慰。一种深刻的悲伤或强烈扣人心弦的兴奋,只有来自刚产生变化的那一瞬间。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40)
苦恼是生存的本质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198)
目标不外是幻影,当你拥有它时,它即失去魅力,愿望和需求必须再重新以更新的姿态出现。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514)
苦恼并非从外界所注入,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泉源正在我们心底。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228)
与其说是对生命的热爱,倒不如说是对死亡的恐惧。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360)
上一页
第1/
3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