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半

德国 · 歌德100人阅读

当我还是个小小的男孩,

夜里不情愿走过教堂的墓园,

去到父亲做牧师的房子,

看满天的繁星美丽地眨着眼;

在夜半。

当我在人生的路上走完一程,

我又身不由己奔向爱人,

看群星与北斗在我头顶争辉,

我往来奔走,幸福销魂;

在夜半。

到最后是明亮皎洁的满月

照进我幽暗的心灵,

我回顾往昔,瞻望前程,

连翩遐想萦绕我的胸襟;

在夜半。

杨武能 译

作品鉴赏

这首诗以时间为轴,巧妙地串联起个人生命中几个重要阶段与情感体验,通过“夜半”这一共同的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让读者在星辰月光的映照下,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变迁。

童年记忆与纯真

开篇“当我还是个小小的男孩”,瞬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纯真无邪的童年时光。诗人描述自己夜里不情愿地走过教堂的墓园,前往父亲做牧师的房子,这一细节不仅勾勒出一幅略带神秘与不安的画面,也暗示了童年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好奇。而“看满天的繁星美丽地眨着眼”,则是对童年美好记忆的温柔捕捉,繁星闪烁如同童年的梦想与幻想,纯真而美好。

爱情与激情

随着“当我在人生的路上走完一程”,诗人笔锋一转,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爱情。这里的“我又身不由己奔向爱人”,展现了爱情的力量与不可抗拒,它让人忘却一切,只为与心爱的人相守。在爱人的陪伴下,诗人再次仰望星空,“群星与北斗在我头顶争辉”,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爱情中激情与浪漫的象征,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与销魂。

成熟与反思

最后,“到最后是明亮皎洁的满月”,象征着人生的成熟与圆满。满月的光辉照进诗人“幽暗的心灵”,这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照亮,更是内心世界的觉醒与升华。在满月的映照下,诗人开始回顾往昔,瞻望前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去的感慨。“连翩遐想萦绕我的胸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世界,他在夜半的宁静中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总结

整首诗以“夜半”为线索,串联起诗人从童年到爱情再到成熟的不同人生阶段,通过自然景象(繁星、满月)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与人生感悟。诗的语言优美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与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折叠阅读全文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