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叔本华
德国
收藏(0)
人气(4619)
主页
作品
语录
简介
所有文学、艺术和哲学的粗制滥造者之所以是这样的人,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仍然太过紧密地与意欲相连。 而一旦带有个人的目的,艺术、诗歌或者哲学就永远不会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 他们没有想到只有当智力脱离了意欲及其所有目的、打算的控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活动时,我们才具备了从事真正创作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真正的关切。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287)
人为的教育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对这一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经验随后会为这些概念提供直观认识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165)
被希望抛弃了得人,恐惧也同样放过了他——这就是绝望的含义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231)
我们人类的处境的确是困难和尴尬的!在一段短暂的生活时间里,不乏困顿和操劳、恐惧和苦痛,但我们却一点都不知道何来、何往、何为;与此同时,各式牧师神父反反复复大谈启悟,并威胁、恐吓不信他们那一套的人。除此之外,人与人的相见、相交就犹如面具与面具的周旋;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就像面具甚至不了解其自身。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182)
生活在人生大梦里的绝大多数人与动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只在于这些人比动物多了对将来几年的预见和筹谋而已。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274)
总是要等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年龄以后——有时是突如其来地——我们才能够正确或者清晰地认识许多很简单的事情及其关联 直到这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早年所接受的教育跳过了某个需要认识的对象所致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174)
每一个人的完美优点是与某一缺点相关联——这一缺点是因这一优点太过所致。反过来说,每一缺点又与某一优点相关。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出现差错经常就是因为在与我们刚认识的人打交道时,我们会把他的缺点和与这些缺点相连的优点互相混淆,或者反过来。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173)
通常,妨碍我们发现真理的不是事物那诱人犯错的虚假外表,同时也不直接是我们悟性不足所致,而是因为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214)
大自然的植物景色让我们如此愉快,其原因就在于它们表达的是平和、静谧和满足。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224)
智力不是以其广度,而是以其强度(或深度) 见称。所以,在这一方面,一个人可以放心大胆 地与一万个人较量一番;一千个傻瓜凑在一起也 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理智的人。
叔本华
·
《叔本华思想随笔》
人气(196)
托拖勒密周转线表示走完每一圈这样的周转线以后,人类重又回到这一周转线的出发点,但那些伟大的思想者却不会走进这些周转线,他们的确引领人类沿着行星的轨迹。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344)
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的真知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267)
谁要是自身拥有足够的热量,那他就更宁愿对社交敬而远之,既不给别人麻烦,自己也不会遭受来自别人的烦扰。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348)
阅读和纯粹的经验可以开阔眼界,但都不能代替思考。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507)
如果有人要在我们当中出类拔萃,那他就到别处出类拔萃好了。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298)
所以,一个蠢人肯定更愿意与其他蠢人交往,而不是哪怕所有具有伟大思想的人加在一起。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501)
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458)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286)
朴实的风格始终是为天才准备的礼服,正如美丽是身体的特权一样。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280)
谦虚的美德纯粹就是为了防范嫉妒而发明出来的武器。
叔本华
·
《叔本华美学随笔》
人气(308)
上一页
第4/
3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