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叔本华
德国
收藏(0)
人气(4617)
主页
作品
语录
简介
我们所希求的东西在得手之前, 总以为比什么都好, 既到手之后,又不免大失所望, 我们是为需求生命而喘息挣扎, 永远成为希望的俘虏——
叔本华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气(464)
死亡,对任何人而言,它比从前所回避的一切暗礁都更险恶。
叔本华
·
《爱与生的苦恼》
人气(340)
万物并不是从无中所产生,因此不会回归于乌有。
叔本华
·
《爱与生的苦恼》
人气(286)
左右人类一切的往往都是人的意志。
叔本华
·
《爱与生的苦恼》
人气(242)
所谓人生,不过是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一座钟摆,或者因欲望的不能满足而痛苦,或者因满足后空虚而无聊。人的一生,仅此而已。其唯一的救赎,是任谁也不能逃避的死亡,永恒的黑暗。
叔本华
·
《爱与生的苦恼》
人气(341)
老年与经验携手并进,引导他走向死亡。那时他所觉悟的是: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徒然花费如此长久的、如此辛劳的努力。
叔本华
·
《爱与生的苦恼》
人气(254)
叔本华说:“世上命运好的人,无疑地是指那些具备天赋才情、有丰富个性的人。他们虽然不一定是辉煌灿烂的,却是最幸福的。”
叔本华
·
《爱与生的苦恼》
人气(280)
对于一切生物,生命是何等可贵!而生命又以何等静默的忍耐等待它的时机!几千年来,电流沉睡在铜与锌中,它们静静地躺在银的旁边,当三者同置于所需的环境里,则必立刻化为火焰。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339)
人生是对睡眠的斗争,起先我们或可胜过它,但最后仍将被它征服。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425)
力是意志的一种形式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297)
整个生存的图画充满了不堪目睹的痛苦;人生之所以能苟存,乃是因为我们并不十分认识它。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503)
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607)
没有一个人能以逻辑来说服别人;甚至逻辑学家也只是把逻辑作为收入的来源而已。所以要想说服一个人,你必须投合他的个人利益、他的欲望、他的意志。看一看我们对胜利的记忆是如何长久,对失败、遗忘又是如何迅速,由此可见,记忆力也是意志的奴仆。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364)
我们的痛苦多半在于瞻前顾后;痛苦本身是短暂的。死亡的忧虑所引起的痛苦,甚于死亡本身。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282)
只有“现在”是真实的,其它的的一切不过是思想的游戏,所以,人生的目的人生最大的真理是及时行乐。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336)
“现在”尽管是如何的稀松平常,也总优于过去的最高价值,因为前者是现实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有”之对于“无”。
叔本华
·
《生存空虚说》
人气(370)
具备最原初和根本的知识是充足有余的认识力的首要表现,这种知识亦即直观知识,通常以一幅图画、一个形象的方式加以复制。画家和雕塑家由此产生。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从天才的认识到艺术作品的产生,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是最短的。
叔本华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气(392)
宗教把人们探求形而上学的能力夺走了,一是通过早年向人们强行灌输教条来扼杀这种能力;二是对人们自由和不带任何偏见地表达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禁止,或是对此加以种种避讳。
叔本华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气(276)
直观认识事物的理念是以下面这一点为前提条件的:认识者是认识活动纯粹的主体,也就是说,意志完全从意识中抽离。
叔本华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气(355)
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忙忙碌碌地运转,本来是迫于生存,然而要是他们的生存已经不成问题,他们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推动他们的第二种动力即是摆脱这负担(即生存)的挣扎,使生存不被感知,即消磨时光、排遣空虚无聊的挣扎。
叔本华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气(353)
上一页
第2/
3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