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幕人

中国 · 艾龙1222人阅读

松开手,行人站在白色线外

汽笛长鸣三声

哐--踢--嗒

哐踢嗒

火车向前,传送带上风景站立不稳

它的喉咙被戮进异物,叫喊

哐踢嗒!哐踢嗒

火车拐弯,火车的腰背肌肉鼓凸

迸溅出力来

将乡村弹进波荡的黄昏

变幻的脸∶餐车里列车员在聊天

变幻的脸∶空的行李车厢

变幻的脸∶尾车上

运转车长和闪烁的红绿灯

变幻一张木刻的脸

每个时代都结束于一个

平庸的谢幕人

哐踢嗒。火车加速

作品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意象,描绘了一幅火车行驶的画面,并借此传达了关于时代变迁、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篇“松开手,行人站在白色线外”,简洁地勾勒出一个火车即将启动的场景,白色线作为界限,将行人与火车分隔开,暗示了即将开始的旅行和行人与火车之间即将产生的距离感。

  接着,“汽笛长鸣三声/哐--踢--嗒/哐踢嗒”,诗人通过模拟火车汽笛的声音,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火车启动时的震撼。

  随着火车的行驶,“火车向前,传送带上风景站立不稳/它的喉咙被戮进异物,叫喊”,诗人用“传送带上的风景”来比喻火车窗外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景色在火车的快速行驶中不断变化的情景。同时,“喉咙被戮进异物,叫喊”则形象地表现了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在描述火车行驶的过程中,诗人还通过描绘火车的“腰背肌肉鼓凸/迸溅出力来/将乡村弹进波荡的黄昏”,进一步展现了火车的力量和动感,同时也通过“波荡的黄昏”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情感。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餐车里聊天的列车员、空的行李车厢、尾车上的运转车长和闪烁的红绿灯等场景,展现了火车上不同人物和场景的变化,以及火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这些场景和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最后,“变幻一张木刻的脸/每个时代都结束于一个/平庸的谢幕人/哐踢嗒。火车加速”,诗人以“变幻的木刻的脸”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百态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而“平庸的谢幕人”则暗示了每个时代都有其终结的时刻,而终结往往是由那些看似平庸的人来完成。这种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洞察,使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具深度和广度。

  整首诗在语言和节奏上都充满了力量和动感,通过描绘火车行驶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人生百态和时代变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使诗歌在思想内涵上更具深度和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折叠阅读全文
艾龙
艾龙(1972—),江西临川人,《诗刊》编辑,主要作品《快雪十八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