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母亲

中国 · 舒婷1259人阅读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作品鉴赏

  这首诗歌以其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母亲的深沉怀念与无法言说的爱意。诗人在每一个段落中,都以“呵,母亲”作为结尾,像是对母亲的深情呼唤,同时也构成了一种情感的递进和深化。

  首先,诗人描述了与母亲相处的瞬间,如“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和“紧紧拉住你的衣襟”,这些细致入微的动作,展现了一种母子之间深挚的亲密和依赖。诗中的“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一句,巧妙地用晨曦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了母亲生命的消逝和诗人内心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鲜红的围巾”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生活细节的怀念和对那份温馨记忆的珍视。同时,诗人也意识到“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逐渐模糊,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和“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的对比,展现了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和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激和愧疚。诗人不敢惊动母亲的安眠,也不敢轻易展示对母亲的爱,这些表达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怀念。

  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怀念比作“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这个比喻十分巧妙,既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母亲的深沉情感,又展现了这种情感的内敛和深沉。古井虽然平静,但深不可测,正如诗人对母亲的怀念,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却深沉而持久。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母亲的深沉怀念和无法言说的爱意。诗人通过对与母亲相处的瞬间、对母亲生活细节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生命的感慨等内容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愧疚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折叠阅读全文
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一说龚舒婷) ,1952年生,福建厦门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省文联、作协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