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生命之书
克里希那穆提
语录( 29)
作品语录
作品简介
更多作品
我们总是不断地企图做这个做那个,总想达到某种状态,或执著于某种经验而排斥另一种,所以我们的心才会充满着妄念,它永远无法倾听自己的挣扎和痛苦。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551)
你不能借由遗世独立的修行来认识自己,也不能借由心理咨询,与僧人谈话或是阅读一些书籍来认识自己。自我认识很显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若想真的认识自己,就必须在行动中,互动关系里觉察自己。 一个可以在追求美德的人是永远无法实现实相的,或许他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然而他绝不是一个通透实相,彻底了悟的人。一个有美德的人往往富有正义感,然而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是无法了悟实相的,因为美德对他而言只是一种自我包装或自我强化。 一个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会渴望拥有信仰。一个有爱的人是没有信仰的——他只是去爱就够了。 逃避恐惧——对空虚、孤独、停滞不动、没有成就、不能成为什么的恐惧——就是我们接受各种信仰或信念的理由。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50)
若想认识一片叶子、一朵小花、天上的浮云或落日,就必须全心全意地看着它们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510)
我们总是怀着恐惧和希望在听,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若是不能,我们又会继续寻找另一个能满足我们的人。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但重点并不是去发现谁开悟了,而是要了解你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够让你认识自己,缺乏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解除无明和痛苦的。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626)
就因为我们不想面对和了解当下的真相,所以才发明了各种逃避的方式,然后又美其名为理想或信仰。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84)
老旧的心是充满着恐惧和野心的,它既怕死亡,也怕活着,更不想与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它一直都在寻求永恒及安全感。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85)
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974)
看见当下的真相能够使我们不再怕自己没有保障。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08)
收藏一堆的经书以及各种象征神的物品,就代表你是真正的宗教人士吗?因此宗教并不是为了逃避事实,宗教修持乃是去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里的言行举止,譬如自己是如何对待佣人,妻子和邻居的。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539)
关系犹如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但是大部分人都无法在关系中去看自己,因为我们会立刻对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批判和辩解。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80)
你和外在世界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存有,各自有各自的问题;其实你就是这个世界,你的问题正是世界的问题。伤害别人等于摧毁自己。我们在理智上都知道万物是一体的,但我们把这种认知和真实的情感区隔开了,因此永远也无法领悟这不凡的境界。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275)
我的经验就是我的局限,你的经验就是你的局限,不是吗?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199)
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时,美丽细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现。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203)
一个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会渴望拥有信仰。一个有爱的人是没有信仰的 ——他只是去爱就够了。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68)
当你真的体认到爱的时候,自我已经消失了。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307)
思想是记忆的产物,也是落入时间的一种活动。因此凡是奠基于思想的行动,一定是受制的,而且是封闭的。那么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思想、时间感、算计、自我保护、谴责、辩解、否认等活动,我想你我都思考过这件事。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35)
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确定感,就会助长恐惧。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273)
一个相信上帝、天国或其他宗教形式的人,总是在逃避自己的真相。你难道没有见过一些信仰神祗、时常做火供、不停地持咒,但是在生活里却总是在欺骗、掌控、以不实和冷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人吗?这样的人真的能发现神吗?这样的人真的是在追求神吗?神是可以藉由持咒或信仰而被发现吗?但人们还是每天到庙里上香,礼拜上苍,做尽所有的事来逃避自己的真相——这样的人你通常都很尊敬,因为他们跟你是一样的。
克里希那穆提
·
《生命之书》
人气(405)
上一页
第1/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