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搜索
首页
语录
作品
名人
排行
每一个细微的生物都有存活的价值,只要我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算没有白活。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5人阅读
在康德这里,时间与空间不是存在于我们本身之外的事物,是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方式,而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4人阅读
康德的伦理观认为道德法则先于一切“经验”,虽然不能用理性来证明,但它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不是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事,而是告诉你在所有情况下你应该有的行为。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强迫性的。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2人阅读
康德认为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影响:一个是知识的原料,即 “事物本身”;一个是知识的形式,即人类的内在情况,也就是发生在时间、空间,符合因果律的事物(“人类眼中的事物”)。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2人阅读
亚里士多德认为家庭与社区满足我们对食物、温暖、婚姻与延续生命的基本需求,但家庭和社区从长远看不能光靠自身存在下去,它需要更高的保障,然后,国家就必须存在了,国家确保家庭和社区的生命,确保人民的最高利益(人们的道德的和理智的生活),更重要的人类休戚与共的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29人阅读
他认为宇宙只有一种实体:大自然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世界,世界就在上帝之中。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泛神论者。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47人阅读
智者派同样对传统神话持批判态度,但他们认为哲学思考是了无益处的,人类永远不可能揭开大自然及宇宙之谜。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6人阅读
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因为水是空气凝结后形成的;并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有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9人阅读
人生始于生命,终于生命。在这中间漫长的岁月里,贯穿我们一生的便是选择。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1人阅读
苏格拉底另外一个弟子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人生至善之事乃是享乐,”他说,“至恶之事乃是受苦。”伊壁鸠鲁学派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加以发展,这是伊壁鸠鲁伦理学的主要特色。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47人阅读
斯宾诺莎得出一个结论:人没有自由的灵魂,也没有自由的意志。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7人阅读
安纳萨哥拉斯认为大自然由微小粒子组成,每一个粒子都包含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2人阅读
犬儒学派认为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而且幸福一旦得到就不会再失去。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43人阅读
创造一个虚假的“观念”(飞马)。事实上,没有一件事物是由我们的心灵创造的,我们只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创造一个个“观念”罢了。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44人阅读
爱”和“恨”是事物生灭变化的原因和动力。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6人阅读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以色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抗争要求独立的历史。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39人阅读
亚理士多德对于两性错误的见解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整个中世纪时期受到他的看法的影响,教会也因此继承了一种歧视女性的观点,致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女性都处在一种卑微弱势的地位。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21人阅读
伊壁鸠鲁便运用德谟克里特斯有关“灵魂原子”的理论,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48人阅读
亚里士多德指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石头、水滴或土壤等无生物,这些无生物没有改变的潜能,只能通过外力改变;另外一类则是生物,而生物则有潜能改变。亚理士多德同时又把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而这些“动物”又可以分成两类,包括禽兽与人类。他主要是以对象的特征为标准,就是这个东西能做什么来划分的。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52人阅读
他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东西就只有原子与虚空。由于只相信物质的东西,因此我们称他为唯物论者。
〔挪威〕乔斯坦·贾德
0
140人阅读
上一页
第15/
1156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