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春树
语录( 464)
作品语录
作品简介
更多作品
善恶我可没有超越,只是两不相干罢了。善也好恶也好都与我无关,我追求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彻底施展我所具有的功能。我是个非常实用主义的存在,或者说是中立性客体。就是为促使事物本来具有的作用发挥出来而进行管理。我的职责就是管理世界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就是理顺事物的顺序,就是让结果出现在原因之后,就是不使含义与含义相混淆,就是让过去出现在现在之前,就是让未来出现在现在之后。多少错位一点点没有关系,世上的东西不可能尽善尽美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39)
“没有风声了?” “可以这样看。或者我们正位于台风眼也未可知。”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230)
但怎么打量电话机都不响铃,一味保持着沉默。沉默的电话机看上去极富内省精神。没有人敲门,没有邮件(哪怕一封),没有特殊事情发生(哪怕一件),没有气候变异,没有预感。惟独时间毫无表情地流逝。中午到来,下午静静地向傍晚靠近。墙上电子挂钟的秒针如豉虫一般流畅地滑过时间的水面。 中田仍在分水岭的另一侧。他无言无语,死不复生。静得那般深沉,侧耳倾听,甚至可以听见地球旋转的声音。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55)
所以,较之找什么迷路的猫,你恐怕最好认真寻找一下自己的另一半影子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99)
家中充溢着又湿又重的沉默。那是并不存在的人们的低语,是死去的人们的喘息。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41)
单调的声响如石臼一样流畅地碾压时间,碾压人们的知觉。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34)
所以我就这么活着,活在这个事物不断受损、心不断飘移、时间不断流逝的世界上。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83)
然而实际上什么也没终止,什么也没摆脱,莫如说诅咒在你精神上的烙印比以前更深了。对此你现在心里应该清楚,你的遗传因子里至今仍然充满着那个诅咒,它化为你呼出的气,随着八方来风撒向世界。你心中黑暗的混乱依然故我。对吧?你怀抱的恐怖、愤怒和不安感丝毫没有消去,它们仍在你体内,仍在执拗地折磨你的心。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241)
他们以稻草填充缺乏想象力的部位,填充空虚的部位,而自己又浑然不觉地在地面上走来窜去,并企图将那种麻木感通过罗列空洞的言辞强加于人。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215)
如果拥有令人吃惊的了不起的想法是你一个人,那么在深重的黑暗中往来彷徨的也必是你一个人。你必须以自己的身心予以接受。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79)
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何为正确何为不正确——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这种个别判断失误,在很多情况下,事后不是不可以纠正。只要有主动承认错误的勇气,一般都可以挽回。然而缺乏想象力的狭隘和苛刻却同寄生虫无异,它们改变赖以生存的主体、改变自身形状而无限繁衍下去。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204)
黑格尔对‘自我意识’下了定义,认为人不仅可以将自己与容体分开来把握,而且可以通过将自己投射在作为媒介的客体上来主动地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这就是自我意识。“我”既是相关的内容,同时又是相关之事本身。对我来说,我是自己,星野君是客体。对于你当然要反过来,星野君是自己,我是客体。而我们就是在这样互相交换互相投射自己与客体的过程中来确立自我意识的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39)
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之时,那里惟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那里不断传来预言。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209)
我们的脑袋里—我想应该是脑袋里—有一个将一些作为记忆保存下来的小房间。肯定是类似图书馆书架的房间。而我们为了了解自己的心的正确状态,必须不断制作那个房间用的检索卡。也需要清扫、换空气、给花瓶换换水。换言之,势必永远活在自身的图书馆里。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41)
作为款额能有实感的至多五千日元。再往上数,十万也罢一百万也罢一千万也罢全都彼此彼此,即那是“很多钱”。虽说有存款,也并未亲眼见到,无非听到现在有多少多少存款的数字而已。总之不外乎抽象概念。所以就算人家说现已消失不见了,他也上不来把什么搞不见了的切实感受。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52)
不以常规性标准考虑问题。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56)
嘴唇如贴了封条一般沉重地闭在一起。语言在时光的凹坑里沉睡。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55)
我知道这少女是“幽灵”。首先她过于完美,美的不只是容貌本身,整个形体都比现实物完美得多,俨然从某人的梦境中直接走出的少女。那种纯粹的美唤起我心中类似悲哀的感情。那是十分自然的感情,同时又是不应发生在普通场所的感情。
村上春树
·
《海边的卡夫卡》
人气(154)
上一页
第16/
24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