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文化苦旅
余秋雨
语录( 228)
作品语录
作品简介
更多作品
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了寻常风景。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09)
一位年轻的诗人写的,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惨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99)
我并不认为这种前后因缘能给我增添一点什么色彩,因为我一直坚信人生并不是一场你胜我败的角逐,而更像一场前赴后继的荒野接力赛。谁跑得慢一点,谁跑得快一点,很可能是环境和气候使然,要是我也像他一样遇到那么多风霜雨雪、陡坡泥潭,步子也许比他还慢。他指点过我,那么,他的力就接在我的脚下了,这里只有一种互溶关系,不存在超越和被超越。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321)
并非还在记恨,只是害怕尴尬。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09)
如果在荆莽丛中划开一条小路,一次次低头曲腰地钻出身子来,麻烦虽然麻烦,却绝不会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条足以容纳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的畅亮山道上,却不知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荡荡,光剩下了我们,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445)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把那些枯萎的长线头省略掉吧,只记着那几个点,实在也够富足的了。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377)
诗人的指责是描写美女将死时的凄艳,而苏东坡则想救她。因此,他宁愿不肯做诗人,也要做个真正的男人。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42)
千古伟大面对着千古灾难,我们连仰望、惊叹都来不及,怎么还会理会草丛下的琐碎?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323)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371)
人类常常产生“高于自然”的艺术梦想,在这里必须放弃。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3)
其实,火山也是一个废井。它的冷眼,连地球都不寒而栗。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31)
他们错了,因为最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产于异态对接之中。小文在他们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56)
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是文人鼓吹出来的,但鼓吹的过于响亮了就会迟早引来世俗的拥挤,把文人所吟咏的景致和情怀扰乱,于是山水和文人原先对应的关系不见了,文人也就不再拥有此山此水。看来,这是文人难于逃脱的悲哀。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9)
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46)
在富丽的大观园中筑一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96)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8)
一人之于众人,如雨入湖,如枝在林,全然失却了自由。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304)
苏东坡曾把这种放达称之为“老夫聊发少年狂”。你看他右手牵猎狗,左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宾士。其实细说起来,他自称老夫那年才三十七岁,因此他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41)
上一页
第4/
1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