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余秋雨
中国
收藏(0)
人气(3579)
主页
作品
语录
简介
在如此废墟面前,科场案的曲直,亲人们的屈死,只是变成了历史褶皱中的微尘。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84)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向夸张。 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人世间大受其累。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563)
也许有人说,都已经要灭亡了,还要什么格调?我说,正因为要灭亡了,只剩下了格调。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6)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老庭院里厮磨,这就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510)
单向完满的理想状态,多是梦境。人类难以挣脱的一大悲哀,便在这里。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27)
登高一呼,山鸣谷应;举目四望,海阔天空。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45)
因此,悠闲很可能是一种清醒,而忙碌则很可能是一种糊涂。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5)
过于玄艳的造化, 会产生一种疏离, 无法与它进行家常性的交往。 ... 人与美的关係,竟是如此蹊跷。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38)
传说和感悟中 或许存在著比实物证据更大的真实。 传说有不真实的外貌, 但既然能与不同时空无数传说者的感俉对应起来, 也就有了某种深层真实, 实物证据有真实的外貌, 但世界万事衍化为各种实物形态 的过程实在隐伏著大量的随机和错位。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6)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愿,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32)
先不讲彼岸,只讲此岸。先不讲天堂,只讲地狱。先不讲星星,只讲乌云。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322)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的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了简帛,然后又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一切,本该迅速地催发出一个书籍的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噬着易碎的智慧。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6)
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452)
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24)
社会污浊中也会隐伏著人性的大合理, 而这种大合理的实现方式 又常常怪异到正常的人们所难以容忍。 反之,社会历史的大光亮, 又常常以牺牲人本体的许多重要命题为代价。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30)
人生如戏,角色早定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18)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446)
为了躲避苦、害怕苦、转嫁苦,人们不得不竞争、奋斗、挣扎、梦想、恐惧,结果总是苦上加苦。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225)
沧海滴水,何问其源?来自无限,归于无限。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501)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把绳索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
余秋雨
·
《文化苦旅》
人气(368)
上一页
第14/
18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