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
诗歌
读书
我的
村上春树
日本
收藏(1)
人气(11268)
主页
作品
语录
简介
此次苏格兰和爱尔兰之行的主题是威士忌。先去苏格兰的艾莱岛痛痛快快品味名闻遐迩的纯麦威士忌,再去爱尔兰走村串镇欣赏爱尔兰威士忌。很多人(当然都是爱喝酒的)都夸说这主意实在妙极。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323)
“海滩味”绝非无稽之谈。艾莱岛风大,宿命般的刮个不止,浓浓的,夹带着海藻味的强烈海风差不多给岛上所有的东西都带来了深刻的烙印,人们称之为“海岛香”。去艾莱岛住上一段时间,你就会知道那种气味是什么一个东西,而知道了那种气味,你就能——作为实际感受——理解艾莱威士忌何以有那么一种味道。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384)
世间有一种人,要开口虽然得花点时间,不过一旦开始说起话来之后,却能以安稳的口气说出非常有趣的事情(这种人並不太多),爱尔兰却正像是这种人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407)
约翰福德以爱尔兰为背景的电影《沉默的人》里有人劝巴里....喝威士忌:“要水?”“想喝水的时候我只喝水,想喝威士忌的时候我只喝威士忌。”他回答说。作为电影场面虽然生动有趣,但实际上那样的人莫如说是少数派,大部分人则加少量的水。“那样才能喝出威士忌味儿”。他们说。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672)
往牡蛎上浇纯麦威士忌更好吃。吉姆告诉我,这是艾莱岛独特的吃法。试一次你就忘不了。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324)
任何旅行都多多少少有一个类似主题的东西。去四国时每天拼死拼活吃乌冬面,在新*则大白天起就大喝特喝香醇爽口的清酒,去北海道的目的在于看数量尽可能多得羊群,横穿美国大陆是为了吃数不胜数的薄煎饼(我就是想狠狠吃一回那玩意儿),在托斯卡纳和那帕谷是往胃袋灌进量大得足以使人生观发生变化美味葡萄酒,而在德国和中国,不知何故竟转动物园转个没完。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266)
“别用脑袋这个那个考虑那么多,也用不着看说明书,跟价格更没关系。多数人以为年头越多约好和,但并非那样。既有岁月使之得到的,又有岁月使之失却的。蒸发有其增加的东西,也有减少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个性差异而已。”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290)
不过,还真有不少人特意在此恶劣季节跑来这偏僻的海岛。他们独自赶来,租一间别墅,不受任何人打扰的静静看书,把气味好闻的泥炭(peat)放进火炉,用低音量听维瓦尔第的磁带,在茶几上放一瓶高档威士忌和一个玻璃杯,拔掉电话线。眼睛追逐文字追的累了,便合起书放在膝头,仰起脸,侧耳倾听涛声雨声风声。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364)
好酒不远行。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386)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树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人气(371)
无论被称为精英意识还是被称为孤立的世界,世上也应该在某个地方保留一两处这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天地。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672)
我所需要的是确立自己这一存在的时间、是体验。不必是什么特殊体验,极其普通的体验也未尝不可。但那必须是深深沁入自己体内的体验。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240)
有越是口若悬河而绝望感越深的时候,而断断续续交谈才息息相通的情形同样存在。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361)
无论被称为精英意识还是被称为孤立的世界,世上也应该在某个地方保留一两处这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天地。我当然清楚此乃建立在不平等性和阶级性基础上的特殊世界,可我仍然这么认为。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276)
人生途中这样的事体验得多了,“还是日本好”“还是美国好”这类非此即彼式的看法似乎就渐渐淡化了。当然,我如果更年轻点的话或许不会这样认为,可是我已不那么年轻了,对事物的看法已被训练得多少实际些了,或者说开始带有怀疑眼光了。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313)
不像日本那样民众被全国性泛滥成灾的信息玩得团团转,纽约流行什么,洛杉矶流行什么,普通人根本不以为意。无视这种流动性,感觉性而从容淡定地走自己的路的这部分人,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还是为社会所需要的。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283)
用自己双脚跑步——世界上最个人的也必须是个人的行为居然被以如次形式扭曲、居然因组织的力量而受到如此无谓的不必要的制约和强迫。我认为这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极为可悲的。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213)
非我辩解,我过去就有一种糟糕倾向:很难沉下心来对待别人所交给的任务。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这种倾向好像一直妨碍我的学业。说痛快点儿,就是对不想干和不感兴趣的事情怎么也干不来。一句话,就是“任性”,或许。但另一方面,对于想干的事和感兴趣的事则排除万难一意孤行。这样的性格——我是指在工作方面——至今没有明显改变,或者不如说比以前还系统化了。老婆常说我“好一种讨人嫌的性格”。她一件接一件做事,开始做的时候非常入迷,却很快降温,因而看见我这样子甚是来气,不由得想用什么(例如餐叉、圆珠笔什么的)从身后扎我一下。可我天生如此,有什么办法呢!还是不要扎我为好。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423)
冷眼看待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坚决主张“世间并非全靠金钱驱动,我等拥有比钱更宝贵的东西”,大概才是知识分子本来的使命和应取的人生姿态。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290)
考试拿东西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又有运气又有势之所趋,况且充其量不就是个上大学么……不过,这个“充其量”也可能惹得世上很多人心情不悦。想到这里,我也未尝不觉得痛心。
村上春树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人气(249)
上一页
第22/
125
页
下一页